支付牌照爭奪戰持續打響 可交易數量或僅剩20張
本文來源:未知發布時間:2017-08-23瀏覽量:【摘要導讀】:央行去年在給首批支付牌照續展時宣稱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范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此通知一出,標志著第三方支付牌照進入存量時代,市場存....
央行去年在給首批支付牌照續展時宣稱“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重點做好對現有機構的規范引導和風險化解工作”。此通知一出,標志著第三方支付牌照進入存量時代,市場存量僅剩256張。牌照爭奪戰開始打響,一張牌照的價格動輒5億,甚至更多!那么,在僅剩的存量里,還有多少張牌照可買?又將面臨哪些變數和風險?
27起并購涉及支付牌照
早在2012年,京東完全收購網銀在線,這是牌照收購的第一單,但沒有披露金額。截止2017年3月30日,據不完全統計,支付領域相關的并購案例目前已經發生35起,當中有27起涉及支付牌照,其中的17張具備全國范圍的互聯網支付資質,8張移動電話支付資質,5張銀行卡收單資質,3張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資質。并購案例中,價格最高者為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耗資30億人民幣。
涉牌交易或會失敗
牌照并購的活躍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存量牌照的價格,但是最終還是會受到央行政策的影響。凡是需要通過監管層審批的事情,就會有失敗的可能,牌照并購亦是。華控賽格對成都支付通意向協議、北亞資源收購Great Payment、海印股份并購上海德豐電子、云南城投收購本元支付、拉卡拉借殼西藏旅游,都以失敗告終,后無音訊。
續展牌照帶來的七種變化
據統計,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續展可能會引起七種變化。
1.主動增加業務。如銀聯商務第一次續展時增加了移動電話支付業務。
2.主動終止業務。如財付通在第一次續展時主動終止固定電話支付業務。
3.主動擴大業務范圍。如上海暢購的業務范圍在續展時從江浙滬擴展到皖魯地區。
4.主動縮小業務范圍。如迅付主動把銀行卡收單業務縮小至蘇浙魯閩津等五地開展。
5.被央行處罰縮小業務范圍。如易寶支付在續展時被央行停止在部分地區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
6.牌照合并。如易生支付合并上海華勢。合并前,易生支付的業務為全國范圍的互聯網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上海華勢的業務為全國范圍的銀行卡收單。完成合并后的易生支付的業務就變成了全國范圍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互聯網支付和銀行卡收單。
7.牌照不予續展。
三次續展后,市場上第三方支付牌照僅存256張,備受關注的互聯網支付牌照目前存量為109張,其中17張已被并購。而牌照續展可能會增加牌照的業務類型與業務范圍,所以未來如果有其它牌照成功獲得互聯網支付資質,互聯網支付牌照的存量實際上會增加。
可交易牌照或只有20張
如今,市面上存在的同時具備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移動電話支付等四種資質的牌照共120張,除去銀聯、電商(支付寶、財付通、百度錢包)、支付(聯動、易寶、富友)、金融(平安付、易生、證聯)、地產(快錢、恒大萬通)、交通(一卡通、山東高速)、通信(翼支付、沃支付)等難以收購的巨頭牌照。大概市場上可交易的全國范圍類支付牌照不會超過20張。